电动抗折试验机结构原理
字号:T|T
文章来源:www.junyanyiqi.com编辑:骏谚仪器时间:2018-08-23 14:49
a)试验机结构
本试验机由底座,底座上装有立柱,立柱上面是梁,上梁通过刀承架上的大刀承同大杠杆相连。大杠杆上装有游动砝码、大小平衡陀、扬角指示板,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压板装在大杠杆上,丝杆由电机带动,拉杆连于大杠杆和刀承座上,小杠杆装在刀承架内的中间小刀承上。抗折夹具挂在小杠杆的中间刀刃上。
b)单杠杆原理


本试验机利用杠杆原理,力矩平衡进行抗折试验。
如上图,杠杆上A点代表游动砝码在零位时的位置,砝码重量为W。R代表B点右边杠杆重心位置,重R。B点代表支座,C点为受力点,当在零位时P为零。Q代表B点左边重心,重Q。
杠杆在零位平衡时,根据平衡原理,Qb=We+Ra单杠杆,硅码在最右边时,根据平衡原理,Qb+50P=We+Ra+500W,由于W=100N,则p=1000N。所以,单杠杆时最大测力为1000N。
c)双杠杆原理

双杠杆结构时,硅码在最右边时,小杠杆E点为受力作用点,F'为支点,根据上述,1000×250=50P,P=5000N。所以,双杠杆时最大测力为5000N。

双杠杆结构时,硅码在最右边时,小杠杆E点为受力作用点,F'为支点,根据上述,1000×250=50P,P=5000N。所以,双杠杆时最大测力为5000N。
d)使用方法
本试验机在无震动的环境中直接放在平台上使用,平台必须校正水平(1/1000)。
作抗力5000N范围内的试验时(使用双杠杆)将抗折夹具挂在小杠杆的中间刀刃上,如作抗力1000N范围内的试验时(使用单杠杆)则必须卸下小杠杆及原联结于大杠杆(17)的短拉杆(9)和刀承座(7)并将夹具上部借长拉杆(8)联结于大杠杆上,下半部则从原位旋出拧入与上半部相对位置的底座(27)上的螺母(2)中。


试验前,首先接通电源,按下游动陆码上的按钮(21),用于推动游动砝码左移,使游动砝码上游标(19)的零线对准标尺(26)的零线,放开按钮后对准的刻线可能会有所移动,此时可用手在丝杆右端的滚花部分转动丝杆,移动游动砝码,使两根零线重合。调整处于扬角指示板后边位置的置零触头螺丝(31),使之刚与游动陆码接触,然后再用螺母(32)锁紧置零触头螺丝(31)校对游标(19)与标尺的零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应重新调节置零触头螺丝,重复上述调整直至游动硅码与置零触头螺丝刚好接触时游标与标尺的零线重合为止。
松开锁紧螺丝(14)及(16),移动大、小平衡砣,使大杠杆(17)尽量处于平衡,然后拧动锁紧螺钉,将大平衡陀(15)锁紧于大杠杆上,移动小平衡陀(12)上的螺帽(13),使小平衡陀移动,直至大杠杆完全平衡为止,然后用锁紧螺钉,将小平衡砣锁紧于大杠杆上,注意大小平衡砣的锁紧必须可靠,以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试件断裂,大杠杆下落时受震动而破坏了调好的平衡。将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以夹具上的对准板(5)由手感及目测对准,转动夹具下面的手轮(1),使下拉架(3)上的加荷辊(4)与试体接触,并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使大杠杆有一定扬角,数值根据试体断裂时的变形量决定,原则是试体断裂时应使大杠杆尽量处于水平位置,扬角的数值可在扬角指示板上读出。(每格为2°)按电气控制箱(28)上的起动按钮,电动机(10)立即转动丝杆推动游动砝码右移,机器开始加荷,大杠杆逐渐下沉,在大杠杆接近水平
时,试体断裂,处于大杠杆右面端头的限位开关撞板(29)推动限位开关,断开电动机电源,电动机立即停转,此时便可以从游标的刻线与标尺读出试体抗力或抗折强度值,至此一次试验结束。
按下按钮(21),即可推动游动砝码左移,游动砝码复位,接着可做第二次试验。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清洁、干燥,特别是各刀刃及刀刃承要防止生锈,以免降低灵敏度与正确度。刀刃及刀刃承间不得有任何润滑油,以免粘住灰尘,阻滞杠杆运动,影响灵敏度,使用完毕应将机器罩上防尘罩。
大杠杆右端限位开关撞板必须调整到大杠杆下落到底时限位开关刚刚动作,切忌调整在过早使限位开关动作的位置,以免撞坏限位开关。加载用的游动砝码在杠杆上,未按下按钮时不应有过大的左右窜动,使用久时,游动硅码在丝杆上有明显颤动现象时,可更换半螺母。
当游动砝码有窜动时,可按如下方法解决:只要在丝杆头右端的轴承盖上垫些青壳纸即可。
做抗拉试验时,只需将抗折夹具换上抗拉夹具即可,其余操作和调整与做抗折试验时相同,但必须注意做抗拉试验时,标尺上只能使用抗力标度。